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批对口支援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5名专家每天都是24小时候诊,一有情况,随叫随到。5名专家中,4人是医学博士以上学位,1人即将博士毕业,在各自的领域均颇有建树,援滇半年来,开展各类手术1273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30余次,定期进行学术讲座60余次,教学查房50余次,推广医疗新项目、新技术10余项。这支由骨科专家车武、麻醉科专家陈智、内镜诊疗专家任重、心内科专家陆浩、医学影像专家刘骏桢组成的上海中山医院援滇医疗队,把真情和爱心奉献给曲靖人民——
图一:为患者手术
用行动诠释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手术病人很多是泌尿科的PCNL手术病人,限于患者的经济条件,麻醉科多采用硬膜外阻滞技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是俯卧位清醒的病人有强烈的不舒适感,俯卧位给氧不方便又不能使用麻醉辅助药物;二是输尿管结石涉及范围广,常常阻滞平面不够,不能很好地消除病人的疼痛。医院的麻醉医生采用的方法是打两点硬膜外阻滞,而且采用的是直入法硬膜外阻滞,对病人损伤较大。陈智医生观察了手术过程,仔细向外科医生了解麻醉要求,提出了改为腰硬联合阻滞,在下胸段采用硬膜外阻滞并可继续术后硬膜外镇痛,腰段采用脊麻到达会阴部实现完美的阻滞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期间,全体队员坚持每天医疗查房,及时与所在科室沟通,探讨所在科室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发挥自身特长,引入并推广多项新技术。
麻醉科陈智医生利用业余时间教会年轻的麻醉医生开展多项新技术。2014年11月份、12月份,开展单侧腰麻、骶管阻滞、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等多项新技术;2015年 1月份,又引入侧入法硬膜外阻滞、两点法腰硬联合阻滞等新技术,减少对病患脊柱的损伤,优化了操作程序。
3月上旬,一男性患者因上腹疼痛一周到曲靖市二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经胃镜检查发现胃窦粘膜组织息肉样隆起,需行病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内镜专家任重医生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医院首例内镜粘膜切除术(EMR),病理诊断为胃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并局灶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一周腹痛消失,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连声称赞:“上海专家名不虚传!”
2月份是各个中小学校放寒假的日子,医院里来了很多小患者,大多是行五官科手术和骨科及整形手术,手术时间不长,麻醉却是个大问题。第一个挑战就是给小患者们留置静脉针,他们大多都不配合,往往哭闹着进手术室,以往的做法是医生护士齐上阵,有的按头,有的抓手,经常因为乱动而使静脉留置失败,手术室里充满着此起彼伏的哭声。陈智医生看到以后,就想到用七氟醚吸入诱导的方法,把麻醉管道系统充满高浓度的七氟醚后,再把小患者抱进手术室,扣上面罩,只要经过三到五次呼吸的时间,小患者就睡着了,这时再静脉留置就没有了痛苦,甚至一些短小的手术都无需进行静脉留置,患者回病房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5名专家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巡诊、义诊,送医送药到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2014年12月12日,曲靖富源一乡村的村民得知上海5名援滇专家前来义诊的消息,一大早就赶来了。当天,在专家门诊室,就诊咨询的病人络绎不绝,门诊走廊里排起了长队。很多患者得到了免费诊治,看完病后拿着药依依不舍地离开。此次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7时,5位专家共为120余人进行了诊治和健康咨询,抢救危重病人1人。
图二:学术交流
时间就是生命,救人要紧!
2014年12月的一天,富源县人民医院打来电话求援,一例严重肺心病、低氧血症的 83岁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急需会诊。由于病人高龄且患有肺心病、严重低氧血症和严重的高血压等,若行保守治疗,擦身、拍背等最简单的护理都会使病人极为痛苦,可能导致极为不利的后果,甚至死亡。若采取手术治疗,严重肺心病、低氧血症等情况又可能给麻醉和复苏过程带来很大风险,手术必须精准快,要尽量将手术操作的影响降到最小,才有可能将老人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转运到其他地方做手术,转运路上的颠簸都有可能加重病人的疼痛,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若不及时手术,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在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后,上海中山医院医疗队麻醉科陈智医生、骨科车武医生、心内科陆浩医生、影像科刘骏桢医生同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相应科室医生一起驱车赶到富源。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刚进医院,患者家属听说从上海来的专家医疗队前来会诊,就激动地紧握着上海专家车武队长的手,颤抖着说道“求你们了,救救命”,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经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影像科刘骏桢医生分析并评估了患者的肺部影像,而心内科陆浩医生则从心脏专业角度对手术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几位队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讨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当天傍晚在富源县医院急诊进行手术。手术前,麻醉科陈智医生亲自为病人进行了气管插管,并严密监测着每一项生命指标。而骨科车武医生则克服当地手术器械不齐全、手术室影像设备极其简陋等困难,在保证手术及时的同时,完美地完成了骨折复位操作,术中的失血仅仅沾湿了两三块纱布。终于,在上海中山医院医疗队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在麻醉科陈智医生的保驾护航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直到把病人安全送出手术室,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病人家属含着激动的泪水对陈智医生说:“如果没有上海专家,老爷子的命就没了,你们是他的救命恩人啊,感谢上海专家,感谢曲靖市二院!”
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上海专家医疗队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术后,医疗队员来到病人床前,就如何防治术后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一一进行了交代。陈智医生还手把手地教授家属如何对病人进行翻身拍背,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及家属深为感动。经过仔细监护,病人度过了手术危险期,身体恢复良好。
图三:为患者看病
传播医学文明
曲靖的医疗水平、人才资源、管理理念相对国内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医疗需求的增加,这就要求受援医院要着力完成医疗质量的提升,对口支援曲靖市二院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一、二批专家医疗队,以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疑难病会诊、科研和学术讲座等形式,让曲靖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中山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曲靖市二院通过对口支援,学习和引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先进的管理、医疗、科研、教学等优质资源,全方位地开展学科建设、科研合作、进修培训、远程会诊及远程教学,提升团队素质,加强疑难病例会诊,聘请专家来院手术、查房,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等深度合作,加快自身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在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1月20日,在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专家的指导下,消化内科内镜室开展了医院首例内镜粘膜切除术(EMR),经两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病情稳定,该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2015年2月10日,曲靖首家独立开展的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在曲靖市二院成功施行,填补了医院的空白,使得曲靖市二院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2月22日,曲靖市二院骨质疏松协作组的成立,将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
2015年3月18日,曲靖市二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诊疗中心精诚合作,成立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医院·曲靖市二院内镜合作中心。
2015年4月5日,曲靖市二院开展肠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填补了曲靖市消化内镜微创介入治疗的空白……
时间过得很快,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批专家医疗队就要离开曲靖了。陈智医生谈到援滇的这段经历时说:“援滇是一种选择,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历练,更是一生的情缘和财富。”
2025-08-27
2025-08-27
2025-08-26
2025-08-19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