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尹艳华
图一:尹艳华为患者测量血压
人之为人,心正则神立,血涌则意达,心疾而血败,则形如槁木矣。故曰,心,人之主也,血,命之宰也。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2.9亿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亡于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病而仙逝。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忧心忡忡地表示,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在这个与死神搏斗的战场上,有一位衣袂飘飘的白衣天使,她就是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尹艳华。
一片冰心在玉壶
1979年10月,大地金黄,谷穗飘香,尹艳华呱呱降生于麒麟区三宝街道温泉社区。2001年7月从曲靖医专毕业后,带着梦想,进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做护士,由一名编外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成长为副护士长,从此,与众多心血管病患者结下不解之缘。
2004年5月某夜,沿江70多岁的房颤患者李某突发栓塞、梗死凶险症状被急送入院抢救。尹艳华刹住回家的脚步,收回赴约的诺言,抛开缱绻的情丝,毅然决然投入到与生命比赛的马拉松长跑中去。连续半个月,不分白天与黑夜,无论上班与下班,还是疲倦与失落,尹艳华寸步不离,精心护理,目不暇接,紧盯监视,心跳也随着屏幕上的线路几起几落,用不离不弃的坚护见证了患者房颤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正常的变化轨迹,熬到最后,尹艳华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竟然黯然失色。房颤的老太太,不仅心脏有病,而且心情也有病,常说些寻死觅活的话,什么怨倦了生活,看破了红尘,梦见了天国啦,还抱怨说:“你救我干什么?”这些令尹艳华哭笑不得。可是,出于职业的担当,尹艳华笑眯眯地开导老太太说:“您刚进来时,话也不会说,眼也不会睁,手也不会动,脚也不会伸,现在您不仅会说话,而且会讲笑话了,再过几天,您就可以出院啦,就可以回家看孙孙了!”一番甜言蜜语,说得老太太喜笑颜开,心病好了大半。至今,老太太还与尹艳华隔三差五有联系,成了忘年交。
2009年10月,甲型禽流感爆发,传染病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二院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紧急通知,要求抽派两名护士支援。动员会上,尹艳华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说:“我是在职护士中最年轻的,身体最好,不易被感染,让我去。”她义无反顾渴望到一线去战斗的豪情,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护士。
可到了传染病医院,情况远比她想像的要复杂得多,平时在电影里看到的悚人情景一下就呈现在眼前,密闭、隔离、消杀,气氛肃穆,生死只在一瞬间!此时也,尹艳华女儿末满三岁,丈夫在外地工作,自己这个决定是多么悲壮呀!可感染者更不幸,这样一想,尹艳华心情舒畅一点,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战之,既战之,则胜之,她克服了恐惧,淋漓尽致地发挥特长,挽救了一条条生命。
2010年1月某日夤夜3点半,天气寒冷,病房里静寂无声,尹艳华例行公事,查完所有的病房,做完晚间护理,回到监控室,还末坐下喘口气,呵呵僵冰冰的手。突然,呼吸机报警,刻不容缓,尹艳华拔腿奔去,原来是珠街50多岁患者李某由于隔离治疗,见不到家人,灰心丧气,欲寻短见。他趁尹艳华夜深人静查完病房回去休息的机会,掀开面罩,拨去气管,扯掉绷带,情况万分危急,幸亏被尹艳华及时制止。可她仍不放心,就站在李某病床旁边做心理抚慰,不知不觉中,半小时悄悄过去了。尹艳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掏心掏肺的劝说,像暖融融的阳光照进了李某冰冷的心田,李某终于想开了,积极配合治疗,不久就康复出院了。经过这事,尹艳华感悟颇多,她说:“护士不仅要有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的思维能力和冷静快捷的处置能力。在病人痛苦、哀嚎、无助之时,更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神圣。当时,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处在极易被感染的环境下,只是一心一意要救人,一方面为病人护理治疗,另一方面还要为病人做心理治疗,才能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同学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二院的15年中,尹艳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工作则兢兢业业,闲暇则孜孜求学,始终谨记南丁格尔的誓言:余谨以至诚,务谋病者之福利,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认真学习,不畏艰难,以病人为中心,以排除病痛、挽救生命为己任。如今,南丁格尔的誓言越来越氤氲地缭绕在她的心胸,壮巾帼之婉约,点红妆之靓丽,柔护士之情结。
病人康复心才落
护士之上乘者,不挑三拣四,良莠同视之,不挑肥拣瘦,馨腥同待之。
图二:与患者家属亲切的交流
2010年3月,68岁的宋某患扩心病造成双下肢糜烂紧急入院。患者虚弱、水肿、恶臭,人不敢近其身。从消极的角度看,患者对创面愈合不抱希望,只想治疗心脏方面的问题。尹艳华作为责任护士组长,主动担任起这位患者的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清创换药两次。因为创面深大,每次清创要一个多小时。没有细心和耐心,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每次清创换药,她不嫌弃患者腌H,都认真对待,但看着血肉模糊的溃疡面,闻着刺鼻恶心的腐烂味,整天都没食欲。一个月下来,患者伤口奇迹般地愈合了,死肉复生,秽气全除,精神大振,与刚入院时判若两人,最可喜的是,患者保住了双下肢,未行截肢术。患者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就嘱家属封了一个两百元的红包给尹艳华,九送之,九拒之,患者几欲下跪,万般无奈之下,尹艳华只好接受,患者訾气才息。尹艳华及时向组织汇报,最后决定,过几天,由尹艳华把红包当作住院费替患者交了。这样处理,患者不知,表达了心意,尹艳华释然,放下了包袱,两全其美。
2011年4月,80岁的退休水电工解某心血管病引发其他并发症入院,因重症,家属不能陪护,只可以把饭送到护士站,再由尹艳华转喂,一口一擦嘴,不能烫,不能冷,要恰到好处。老人便秘,尹艳华除了给老人用开塞露外,还给老人做腹部按摩,要盖上毛巾,不能让老人冻着,力度要适度,不能重,也不能轻,手法要专业,技术要娴熟,否则就没有效果。有一次,通过灌肠也无济于事,尹艳华就戴上手套,一点一点地,把干结成硬砣的大便,从老人肛门里抠出来,既不能损伤老人肛门,让老人有痛苦感,又不能嫌弃老人,表露出怨恶的表情,更不能对秽物恶心呕吐,二次污染。此情此景,非常人可为也,让人不禁动容,竖起大拇指赞叹:“天使情怀,名不虚传!”
2016年6月,沿江50岁的重症患者杨某进入CCU特护,尹艳华当仁不让,承担起特护重任。患者老伴死了三年,鳏居一人,性情孤僻,脾气火爆,三个子女不敢近其身,为老人交了住院费,就很少来看视。患者从头到脚插满各种管道,有吸气管,有引流管,有排泄管,有输液管,翻身、吃饭、解手等,都很难。早上,尹艳华打来开水,为老人洗漱,把脏水倒掉;中午,为老人翻身擦拭,以防褥疮;晚上,为老人测量血压脉搏,倒水吃药,安排睡下。老人饿了,打电话送来,老人孤独了,陪着聊天,老人夜起,端屎端尿。亲生子女做不到的事,尹艳华却做到了。
夜深人静心不闲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做好老年人突显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尹艳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实践中,尹艳华日渐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自己喝下的墨水还不多,还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为给自己充电,尹艳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别人去逛街,她在学习,别人去嗨皮,她在学习,别人在K歌,她也在学习。斜靠在床头灯下,一边温习护理知识,一边看护孩子睡觉,成为她夜间的常态。整整8个春秋,辜负了多少风花雪月,错过了几多潮起潮落,失去了无数良辰美景。当2008年9月石榴籽满的时候,尹艳华以百里挑一的好成绩名列榜首,在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在编护士。好风凭借力,她一鼓作气,于2012年摘取本科学历的桂冠,成为护士长的得力助手。一时间,医院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占据医院60%的合同护士,她们从尹艳华身上看到了希望,一个个干劲十足起来,她们憧憬着未来,掀起一股刻苦学习的热潮。
2015年3月,尹艳华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CCU进修。她倍加珍惜这次机会,争分夺秒地操作先进设备,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技术,全神贯注于每个细节,担心遗漏任何一部分。7月参与中层干部竞聘,担任副护士长一职。面对管理这个全新领域,尹艳华丝毫不敢怠慢对知识的获取,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用真情和爱心善待每一位同事,给姐妹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护理管理都是忙碌的、辛苦的,也是锤炼人、塑造人的。15年,尹艳华一直服务于临床一线,熟练地配合医生操作,细致入微及时观察病情,动作敏捷抢救病人,认真负责参与重症监护,循循善诱代教实习生,在紧张而有序的磨砺中不断成长进步,得到了领导、同事、病友、家属及实习生的认可。2010至2013年,尹艳华被曲靖市卫生局评为优秀护理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护士,连续两年被评为患者最满意护士、优秀代教老师、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
图三:荣获各类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