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曲靖市二院召开第七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夯实医院科技工作基础,提升科研创新水平,2020年3月29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重召开第七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曲靖市科技局副局长唐开华、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陈正权等领导出席大会。院领导、中层干部及获奖科室人员150余人参加大会。

图二:曲靖市科技局唐开华副局长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图三: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陈正权副校长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图四:院领导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图五:肝胆一外科课题组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推广应用》研究,荣获2018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图六:心血管内科获2019年度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图七:对2019年度取得国家专利颁奖
图八: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人员颁奖
图九:对2018-2019年度“十大创新人物”颁奖
图十:对2018年—2019年取得在职研究生学历人员颁奖
图十一:对2019年度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获奖科室颁奖
图十二:对2019年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人员颁奖
大会认真总结医院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奖励2019年在医学科学技术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同时,对医院2020年度科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专利、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新业务、新技术、学术论文、学历提升等8类奖项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共颁发奖励金额79.566万元。奖金重奖2019年度为医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荣获各项专业表彰的集体和个人。

图十三:曲靖市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丁贵作题为《夯实基础 踏实作为 为切实提升医院科研创新能力而积极进取》工作报告
曲靖市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丁贵作题为《夯实基础 踏实作为 为切实提升医院科研创新能力而积极进取》工作报告。2019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新业务、新技术如雨后春笋,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形成推动二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医院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同步增长,营造出蓬勃向上,大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肝胆一外科《腹腔镜减重手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推广应用》课题获2018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医学检验科《变速离心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推广应用》、胃肠外科《消化道瘘的综合治疗体系应用》课题申报2019年度省级科学技术奖,通过科技成果评定,待评奖。自2014年以来,实现了连续5年6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突破性目标。2019年院内开展并获得奖励的新业务、新技术45项。2019年肝胆一外科《一种腹腔镜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阻断器》等7个专利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自2014年以来,市二院共取得国家级专利10项,目前尚有多项专利技术正在积极申报中。
学科建设再创佳绩。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成绩突出,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先后经评审评定为2019年、2020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建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已达10个。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郑树国专家工作站”、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吕林专家工作站”签约挂牌,在建的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建设运行良好。与省内外医疗机构合作建立8个专科联盟;多学科MDT引领学科合作方向明显,组建了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和肺癌诊治、糖尿病足、减重代谢、痛风诊疗、生殖医学等多学科治疗(MDT)协作组,促进各学科交流合作,高质量便捷高效地为患者服务。
学科人才不断呈现。肝胆外一科方登华教授获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称号,肝胆一外科副主任李滢旭副教授获评“曲靖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肝胆一外科副主任李滢旭副教授、科教科科长顾永芳教授获“市委联系专家”称号。自2014年至今已累计取得在职专科升本科学历人员338名、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9名。医院多个团队和个人参加全国、省级、市级专业比赛取得了骄人成绩。
论文发表取得新成效。2019年发表学术论文189篇,出版学术著作7本,科普读物1本。其中,SCI期刊论文3篇,北大核心期刊3篇;国内期刊影响因子≥0.5的有53篇,影响因子>2.5的有2篇。
学术活动生机勃勃。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172项,学术活动的质量逐步提升;外出参加国家省市级学术会交流183人次。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举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博士周系列活动,深化了交流合作,有力有效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开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远程医学会诊11次、远程医学教育14次。肝胆外一科方登华、李滢旭应邀到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第24届IFSO世界会议,并在会议上交流发言,开启了二院人走出国门学术交流的先河。

图十四:曲靖市科技局副局长唐开华讲话
曲靖市科技局副局长唐开华对市二院科研成果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论文发表、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市二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认真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为全市科技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每年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创新做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已成为市二院的传统和文化。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把曲靖建设成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目标要求,全力支持好市二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市二院要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十五:肝胆一外科方登华教授代表2018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奖课题组发言
肝胆一外科方登华教授代表2018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奖课题组发言,市二院自1989年从温泉搬迁至今已有31年发展历程,我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一代又一代二院人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奋力拼搏,使医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我感到自豪与欣慰。感谢我的师傅原荀祖武院长以高超的技术创新带领我们在国内成功开展首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断追求和探索科技创新的激情始终激励着我们,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缅怀;感谢医院历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你们的给了我不竭的动力;感谢历代二院同事,对我不离不弃,一路相随,风雨同行,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践行初心使命,要勤奋努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不懈努力。
图十六: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刚代表2019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发言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刚代表2019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发言,心血管内科不断进取、攻坚克难,率先在滇东北地区开展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诊疗24小时绿色通道及平台建设,建成“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建成标准化的心内科重症监护(CCU)病房,开展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血管疑难、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等多项技术已成为科室特色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使得心内科在专科特色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离不开院党委的高度重视。行医一世,鞠躬一生,不求闻大,但求利人,心血管内科团队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特色医疗服务而努力奋斗。
图十七:肝胆一外科副主任刘天锡副教授代表荣获2018—2019年度“十大创新人物”发言
肝胆一外科副主任刘天锡副教授代表荣获2018—2019年度“十大创新人物”发言,非常荣幸再次评选为“十大创新人物”,多年来,我始终坚信,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肯定失败;要舍得付出,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思、所悟、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今后工作中,继续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务实创新,奋勇担当,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十八: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董静代表取得高层次学历的员工发言
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董静代表66名取得高层次学历的员工发言,收获和成长离不开医院搭建的平台,离不开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同事的帮助,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医院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图十九:SCI论文作者肝胆二外科副主任张谦发言
SCI论文作者肝胆二外科副主任张谦发言,做医学研究要有奉献精神、更要持之以恒,只要用心思考、用心发现,就能收获成果。近年来,我们结合学科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辅以查阅大量文献,定方向、定领域、最后定课题,分工合作。在肝胆胰肿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集了很多病例,也做了很多手术,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撑。我们要继续努力,积极撰写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几年来,市二院始终牢固树立“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序列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文件,自2013年首届科技大会以来,累计用于奖励科技创新奖励金额达418.046万元,充分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院医务工作者展现出了无穷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曲靖市二院不断涌现。
在本届科技奖励大会上,市二院董丁贵院长提出了医院2020年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曲靖市二院将继续加强对外合作,激发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培养人才队伍,增强人才素质,鼓励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优化学科结构,打造专科特色,医教研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为了医学事业发展勇攀医学科学技术高峰,为曲靖人民的健康和健康曲靖建设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