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电话:0874-3334797(工作时段)
0874-3313021(非工作时段)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二院资讯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曲靖市二院捐资助学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3-10-26
  • 来源:宣传统战部 党办
  • 作者:陈林 秦凤贤 徐同明
  • 责任编辑:高兴海
  • 浏览次数:4376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2023年10月24日,曲靖市二院党委副书记高兴海率领工会、宣传统战部及相关科室人员到乡村振兴联系点宣威市宝山镇厂房村、塘子村开展捐资助学奖励活动,调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5.jpg

4.jpg

8.jpg

图一:市二院对塘子村、厂房村村民子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给予奖励,考生家长领奖

爱心助学仪式上,市二院对2023年塘子村、厂房村村民子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10名高考生给予奖励,奖励人民币共计2万元。其中,厂房村6名学子,奖励人民币1.2万元;塘子村4名学子,奖励人民币0.8万元。激励村民关注子女教育,营造崇学尚学之风,以学风带动民风,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扎实做好乡村产业发展,为家乡建设、为国家兴旺增光添彩。塘子村受到奖励的高考生朱蝉的母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修建村卫生室到建盖活动中心,一条条水泥路在乡间不断延伸、一盏盏路灯不断亮起、一个个考生受到奖励,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火把、照亮了前行路、铺设了致富路,真是非常感谢市二院对我们的倾情帮扶”。

3.jpg

2.jpg

图二:云南靖兴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塘子村捐资10万元

捐资仪式上,云南靖兴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元胜代表公司向塘子村爱心捐助10万元,用于解决塘子村色卡村民小组和三家村学生上学路难行的难题。塘子村色卡村民小组距村完小直线距离为2500余米,但通车道路长5000余米,村民和学生多走小路,由于小路崎岖、坡度较陡,特别是雨天村民出行和小学生上学十分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测算和召开群众听取意见,决定对该小路进行硬化,该项目不仅给色卡村小组和三家村小组共203户586人带来便利,也盘活了沿路的300余亩耕地,更使30余名小学生的上学和安全得到最直接的保障,是典型的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民生实事。

7.jpg

图三:实地查看塘子村色卡村民小组和三家村学生上学路

市二院向厂房村捐资10万元,用于解决厂房村便民服务大厅改造。厂房村委会建于2003年,外墙面多处开裂,上下楼梯出现明显沉降,为巩固市级文明村创建成果,拟对对外墙、上下楼梯进行维修、安装厨房排污管道,改造便民服务大厅约90平方米,让前来办事的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优质的服务。

9.jpg

1.jpg

图四:到厂房村、塘子村看望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调研、座谈

捐资助学活动结束,市二院党委副书记高兴海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挂钩帮扶的宣威市宝山镇厂房村、塘子村看望驻村工作队员,就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调研,宣威市宝山镇镇长丁成国陪同,塘子村、厂房村两委干部及医院派驻塘子村、厂房村驻村工作队员参加。会议听取村两委干部及医院驻村工作队工作汇报,就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激发新发展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等进行座谈。调研组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推动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让各族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宣威市宝山镇厂房村和塘子村是市二院定点帮扶村,其中厂房村有12个村小组,15个自然村,有1170户3639人,居住着彝、汉两种民族,于2018年被评为宣威市级文明村,2020年被评为曲靖市四星级文明村,2023年被评为曲靖市五星级文明村。塘子村有6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有897户2645人,居住着彝、汉两种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人口56.5%,属少数民族村委会,2018年被评为曲靖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涌现出全国“最美接种医生”高兴卫和“云南好人”苏兴开等先进模范代表。

民族兴,则国家兴。市二院立足帮扶村之所需、定点帮扶单位之所能,先后投入和协调290余万元资金帮扶宣威市宝山镇厂房村和塘子村,通过兴建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村卫生室“民心工程”、打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人居“亮化工程”、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村集体增收的“产业扶贫工程”、建立“扶贫爱心超市”、开展鼓励创建“五面红旗村”、实施教育扶贫爱心助学奖励等多项措施,推进巩固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2019年以来,医院已连续五年对帮扶村39名村民子女进行奖励,合计奖励人民币8.4万元,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门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