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即为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可替代人体肺脏的换气和氧合功能、心脏泵血功能,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是抢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否拥有ECMO设备和ECMO医护团队已经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
曲靖市二院作为“中国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发源地”,自2021年7月21日,成功实施了曲靖市首例独立自主开展的VA-ECMO技术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31例,其中,完成了VA-ECMO 9例,VV-ECMO 8例,VAV-ECMO 1例,ECPR 13例,上机率100%,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全力保障全市重症患者的救治,展现了市二院对急危重患者的快速反应救治能力和高水平的医疗综合实力。
图一:市二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紧急“施工” ,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生命
2021年7月16日清晨,一名59岁男性患者在家突发胸闷、胸痛,大汗淋漓,随即昏倒、呼吸心跳骤停,拨打120,连续10余分钟心肺复苏院前急救后,转送曲靖市二院,急诊科接诊后患者发生室速、室颤,测不出血压,出现休克,心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肌收缩极弱,病情危重,再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急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心肺复苏等处理后,恢复窦性心律,但频发室性早搏,血压波动在75-108/30-46mmHg,血压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频发抽搐,生命体征微弱,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快速评估,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ECMO进行抢救。 历时1个多小时后,ICU-ECMO团队予患者全程独立自主成功完成曲靖市首例VA-ECMO手术,并顺利上机,成功减停升压药。
图二:在ECMO保障下,为患者行冠脉造影,行急诊急救
在ECMO保障下,火速联系心血管内科予患者冠脉造影,带着患者30多次心跳,在ICU医护团队、相关器械的保驾护航中,穿越重重困难到达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天不眠不休“与死神赛跑”,110余小时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抢救技术,患者的心肺重新“上岗”,成功撤离了ECMO;团队的力量让活着的希望放大,坚守的魅力让生命的光环再度闪亮。7月25日早8时该名患者苏醒,这更坚定了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一切为了病人的初心,精心制定的诊疗方案及脱机计划,个体化的康复及护理治疗,无不凝聚着医务人员的心血。18天后患者脱离了呼吸机;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在经过23天的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状况良好,气管切开导管已堵管,2021年8月7日顺利出院。
图三:成功抢救多例重症患者的生命
2021年11月8日成功为一名43岁,体重达150公斤的男性患者,实施了首例VV-ECMO,该患者诊断为肺心病、右心衰竭、ARDS、呼吸衰竭、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成功出院,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2022年4月2日成功为一位79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致死性电风暴患者实施ECPR(体外心肺复苏),该患者穿刺置管困难,在外科切开下成功置管上机。经过积极治疗,患者顺利撤机,4月11日患者成功转心内科继续治疗,4月29日顺利出院。
2022年4月7日成功为一名59岁免疫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了VV-ECMO,经过142小时的ECMO支持,患者的大白肺逐渐“转黑”,4月17日成功拔除气管导管,给持续高流量辅助通气,4月20日转风湿免疫科继续相关治疗,5月20日成功出院。
2022年7月13日成功为一名49岁的重症肺炎,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了云南首例清醒VV-ECMO联合IABP治疗,成功撤机,转呼吸科后续治疗。8月15日,该患者顺利出院。
图四:得到患者及家属感谢和认可
曲靖市二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3月,科室开放床位16张,为云南省临床(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重症医学专业组,曲靖市青年文明号科室,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科室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开展工作,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借助先进的诊断、检测、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全面、规范、精准的生命或器官功能支持,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保护器官功能、改善病人生存后的生活质量,凸显了对待病人的仁爱之心、对急危重患者的快速反应救治能力和高水平的医疗综合实力,进一步弘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8
2025-08-27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