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医院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保障教学同质化,推动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和师资教学能力的提升。2019年11月29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邀请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王胤佳主任、何娅老师到医院进行《AHA高级生命支持情景模拟培训》,院内住培各专业基地主任、带教老师、住培学员及相关协同医院师资130余人参加培训。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要求临床医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从而锻炼和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其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利用一种强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实物显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临床真实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培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贴合临床、生动有趣、规避临床风险、可反复演练等特点,为改变低年资住院医师接受单一知识及被动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当前培养医学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住培教学质量,提升住培师资教学能力。
王胤佳主任和何娅老师均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导师,自2016年即已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致力于应用国际最高标准来培训和提高专业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在生命支持技能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课程以王胤佳主任讲授的《危急重症抢救中的ICU要素》拉开序幕,王主任从地球生命起源、进化逐步引入到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再结合医学知识,引入到临床如何识别致命前兆,结合相应要素,讲授如何应用规范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时机。随后进入了现场演示实践阶段,在现场随机抽取了参加培训的6名医护人员,分别扮演领队、气道、除颤、护士、按压、记录角色,开始了让在场所有人既热情高涨又一身冷汗的情景模拟诊疗。
场景还原:医院急诊病房内,某患者因“胸闷胸痛伴冷汗2小时”就诊,领队主诊医师问诊过程中,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主诊医师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抢救,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及静脉给药,救治过程险象环生,患者氧和下降、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室颤等。场上6人抢救小组手忙脚乱,场下观摩人员看得心惊胆战,甚至急得高声提醒,病情急转直下,老师提醒可以请会诊,心内科、ICU医生紧急赶到,虽然全力以赴,最后的努力还是没能挽留住患者,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已无生命迹象,主诊医师宣告患者死亡。两位老师组织抢救小组成员针对各自在抢救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回顾、反馈,进一步讨论,引导分析失败原因,启发学员思考各个呼吸、循环危机处理的规范流程,不断强化分工、配合和专业指导。小组成员认真反思决定再次模拟救治。
二次演练,小组成员迅速就位,领队快速判断病情变化,组织各成员开展救治措施,太着急,关键时刻卡壳了,赶紧求助老师,老师提供了流程图,病情还是急转直下,请会诊吧?何老师有意增加难度,告知心内科、ICU值班医生均在病房抢救其他患者,暂时不能赶来、患者外周循环差静脉开放困难。怎么办?不能放弃,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再次宣告抢救失败。再次反馈、讨论、分析,老师引导回顾每一个细节,强调分工合作、站位、仪器设备和抢救流程的熟悉程度。
经过两次演练,在老师的引导下,抢救小组成员们逐步理清思路,明确各自职责任务,从忙乱到有序,从茫然到默契,通力合作开展了第三次抢救,最终患者抢救成功,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时机。何娅老师现场采访了培训学员,学员评价这样的学习方式生动有趣,紧张刺激,通过此次情景模拟授课使他们更加形象的学习到急救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反思自己,意识到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熟悉仪器操作、牢记急救流程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性。
本次师资培训对培养临床医师的临床技能、应变能力、现场处理能力、团队协作和领导力都有帮助,培训之后大家都反馈收获较大。情景模拟课堂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场景紧密结合,需要学员将平时学习的理论及技能知识整合,在实践中恰当应用,激发学员积极思考,反馈及讨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非常高。今后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将积极推动临床教学方法和形式改革,强化教学队伍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促进相关专业学科发展、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及教学同质化,为医院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