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电话:0874-3334797(工作时段)
0874-3313021(非工作时段)
当前位置:
>  首页 >  特色医疗 >  新特技术

曲靖市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患者

  • 发布时间:2016-02-01
  • 来源:曲靖二院
  • 作者:曲靖二院
  • 浏览次数:12330
201619日,重症医学科到曲靖市三院精神科病区会诊一名46岁重症男性患者,患者呈浅昏迷,呼吸急促,颜面紫绀,大汗淋漓,舌后缀,血氧饱和度仍低至40%~50%,持续泵入大剂量多巴胺血压仍低至80/56mmHg,心率130~140/分,患者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生命垂危。
图一:转运救治病人
会诊医生立即床旁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内喷出大量血性泡沫痰,经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利尿、强心等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仍低至50%~60%,尿量20~30ml/h,患者重度心功能不全,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不能纠正。初步诊断为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紧急转市二院ICU救治。患者体重达100公斤,带有气管插管,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生命体征不平稳,造成较大的转运风险和困难,但对患者的抢救迫在眉睫,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有效监护和治疗,在多名医护人员护送下,患者郭某于当晚22:00快速、安全的转运到曲靖市二院重症医学科。
图二:在ICU紧急救治
重症医学科投入紧张、有序的抢救。持续CVP监测、有创动脉监测、控制入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强心、利尿、吗啡……呼吸机采取APRV Biphasic模式,有效打开肺泡,防止肺泡塌陷,减少肺内分流,改善弥散功能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经过三小时的有效救治,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到90%以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二十余小时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抢救和守护,患者血压逐渐平稳,尿量逐渐增多,血性痰减少,氧合改善,患者终于苏醒过来,这让在场所有的医护人都为之振奋。为预防压疮,护士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帮他翻身拍背,由于患者体型肥胖,每次翻身都需要四、五名医护人员协作完成。虽然大汗淋漓,但医护人员从未松懈。经过三天三夜的全力抢救,患者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尿量正常,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完全纠正,顺利康复出院。
重症急性左心衰是指急性发作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增加,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临床综合征,抢救不及时可能组织灌注不足或严重低氧导致死亡。曲靖市二院重症医学科在紧张有序的抢救过程中,为重症患者提供了呼吸、循环、肾脏等各系统持续有效的生命支持,合理巧妙地使用呼吸机模式等救治措施,短期内纠正休克、顺利脱机拔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各临床科室提供更高的救治平台。
 

热门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